当前位置:
网站首页>新闻动态>健康科普
健康科普

失眠患者如何进行中医调理

发布时间:2022年03月04日 浏览次数:1361

失眠,又称睡眠障碍性失眠,简称失眠症,中医称“不寐”,多由脏腑功能失调、阴阳失衡导致心神失养或受扰引起。
    失眠的中医调理注重辩证论治、整体调护,需根据患者的体质、病因、症状制定系统的调护方案。常用的方法包括调畅情志、调整作息、调节饮食、疏通经络、中医中药等,长期坚持则效果较佳。
      一、调理原则
      1.调畅情志
      (1)心肾不交型:入睡困难,眠浅易醒,腰膝酸软,心烦急躁,多伴有心悸、健忘等,建议每天练习八段锦“摇头摆尾去心火”招式和易筋经、太极拳等,配合闭目养神,可使心、肾之间阴阳、水火相互协调平衡,改善失眠症状。
      (2)肝郁化火型:心烦急躁,善叹息,两胁胀痛,耳鸣,常见于情绪焦虑、急躁易怒,可通过疏肝理气、解郁操,如按揉期门、太冲穴或倾听舒缓音乐等。
      2.作息规律:遵循四季养生规律,日出而作、日落而息,固定起床、入睡时间,建议亥时(21-23点)前卧床,顺应“子午流注”中三焦经与胆经运行规律。
      二、针对性干预措施
      (一)饮食调理
      1.虚证失眠(如心血不足):可食用红枣龙眼羹(去核红枣5颗+龙眼肉10g),或睡前1小时饮用酸枣仁百合茶(炒酸枣仁10g+百合15g)煎煮。
      2.实证失眠(如胃不和卧不安):避免晚餐过饱,推荐陈皮玫瑰饮(陈皮3g+玫瑰花5朵),或茯苓百合粥(茯苓10g+百合10g)。
      (二)中医中药
      1.穴位按摩:按揉神门、涌泉、内关、三阴交等穴位,每日2次,每次每穴2分钟。
      2.耳部刮痧联合手指点穴,每天一次,每次15—20分钟,可调节脏腑经络气血,以达到助眠之功效。
      3.养生功法:根据自身情况,练习太极拳、八段锦、易筋经、五禽戏、揉耳操等,调节脏腑经络,调动周身气血。
      4.心脾两虚证:伴乏力心悸,推荐归脾汤,食疗可加黄芪15g炖鸡。阴虚内热:伴心烦急躁不安,推荐百合地黄汤(百合15g+生地黄5g)配合莲子、马蹄和薏仁煎煮。
      三、注意事项
      1.睡前避免使用电子产品,建议戌时(19—21点)温水泡脚,揉按三阴交穴。
      2.长期失眠者需排除器质性疾病,如更年期综合征、甲亢等。
      3.慎用安神助眠药,需要时,应在医师指导下用药。         
         供稿:康复科  宋媛媛

上一篇: 河南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——大风
下一篇: 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
版权所有: 许昌中医院
豫ICP备2021017559号

豫公网安备 41100202000984号

首页
专家
咨询
拨号
导航